郑光强
乡伴文旅集团联合创始人
阿兰里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
上海市规划协会国土与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
乡建领域规划设计先锋人物:同济大学硕士,资深规划设计师。先后供职于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、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,作为主创设计师多次获得各类奖项。2017年入选江苏省乡村规划师名录(全国60人),2018年入选上海市乡村建筑师名录(全国84人)。支持并完成成都安仁南岸美村、龙游溪口乡村未来社区、昆明乌龙古渔村、上海吴房村/星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知名乡村设计项目。
红米计划发起人:2015年,联合上海伴城伴乡· 城乡互动发展促进中心及云南元阳世遗保护规划团队,发起拯救云南元阳哈尼族村落的红米计划,该计划旨在以“米”为突破口,打通当地村民与外界的经济联动,为提升村民生活条件寻找新出路;在守护好世界遗产的大目标下,完成对古村落的经济复苏及文化复苏。
阿兰里/溪地阿兰若创始人:2015年,组建阿兰里酒店管理集团并创立“溪地·阿兰若”民宿品牌,当前,溪地阿兰若精品民宿已落地苏州、成都等地,获得多方关注。
促使您离开学术界加入阿兰里集团的动机是什么?/促使您从学术界拓展进入阿兰里集团的动机是什么?
用社会学来划分,我觉得存在两个相互离不开的社会空间,一个叫城市中国,一个叫乡土中国。我之前一直在城市领域,参与了很多大型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,见证了中国的城市快速的发展,用费孝通的话说,城市是一个浮士德式的社会,在这里冲突是基础,前途就是不断创造的过程。然而我的内心深处,很明晰的知道,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社会空间,这是一种阿波罗式的社会,在这里有更为和谐和自然的完整的秩序,具体表现在空间层面,是自然的有机的团结。而这样的地方,正是我想找到它,顺应它,维持它的美好之地。我想在城市和乡村最美好的地方,找到并参与创造一批真正长久和有价值的空间。这也是我成立阿兰里的初衷。
你想对期望加入阿兰里集团的新人说些什么?
从土地到生活,一起跨越城乡,一起超越期待。
你如何将“回馈社会”付诸实践?
建立好每一个落地的空间,让这个空间成为入口,做好特色小产区的物产和我们客户的深度交互。同时导入更多优质的院校及相关资源,让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们美好的乡村遗产,比如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的哈尼族传统村落-阿者科村,比如小凉山深处的彝族传统村落-小谷溪村;同时坚持做好每一个项目,让商业可持续,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如何长久的回馈会社。
